专业周到的服务
从事劳保用品生产、销售
专业人才,安全放心
正规专业的管理模式
昨天11时,消费者蒋女士打开送餐平台里的一家西式简餐店,发现商家相册一栏多了个“后厨直播”选项,点开后,能够正常的看到门店餐饮加工、外卖打包等区域的实时监控画面。
这是上海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上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在全市新增1000家餐饮食品“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将餐饮服务单位加工经营场所的视频监控接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并向社会公开,用透明的食品安全信息提升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1000家餐饮食品“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已建设完毕,正在提升规范运营水平。
今年8月起,七宝万科商场内的22家餐饮经营者有了新变化,他们的一举一动均利用互联网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对外直播,观众是隔着电子设备屏幕的消费者。
对于这种直播,经营者不仅没有紧张、反感,反而相当认同、支持。“装了探头后,一天十几个小时保持‘透明’,要说没有顾虑那是假的,主要担心安全问题,还怕员工一些操作上的过失被别有用心的人记录下来,拿到网上放大。”Shake Shack七宝万科店店长王烨说,经过两个月试点,他们不再担心,认为“互联网+明厨亮灶”是一种自我宣传的有效手段。门店现在堂食和外卖的订单量相近,每个月的外卖有两三千单,对那些不能来门店现场查看的消费者,平台直播释放出一种积极的姿态,即商户对管理上的水准很自信,不怕消费者实时监督,许多消费者还没打开“直播”就对商户有了好感。
因为不见面,所以不透明,这是当下外卖行业的痛点之一。黑心的经营者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把品质堪忧的原料和卫生状况糟糕的加工环境“藏”起来或“包装”成高品质的样子;守法的经营者虽默默做了很多,食品安全状况经得起考验,但此前没有渠道让点外卖的消费者亲临现场,很难取得消费者信任。
举个例子,许多消费的人在接触新的外卖时,会在外卖平台的商户资质页面查找商户的证照等信息,还会翻一下店铺的照片。有些店铺的照片看上去规模不小,明亮又干净,但如果图是盗用其他饭店的呢?只看外卖平台公示的静态信息,消费者一般无法辨别。直播打破了信息隔阂。后厨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有关人员有没有戴口罩和手套,外卖小哥或非店内人员是否违规进入后厨等,消费者看看手机,就能逐一确认。
上海今年提出建成1000家餐饮食品“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是过去“明厨亮灶”的升级版。“升级的重点是让市民更方便地获取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黄丽瑢说,以前的“明厨亮灶”主要形式是在试点的食品经营单位用餐区等区域放置屏幕进行实况直播。随网络餐饮服务业态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不见面”慢慢的变成为主要的餐饮消费方式,这导致部分消费者难以到现场看直播。顺应消费者的需求,监管部门和经营者升级“明厨亮灶”,把直播送到消费者面前。
将来的“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还将更进一步。七宝市场监管所副所长樊要强介绍,目前七宝镇已有27家“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主要覆盖区域重点商业综合体内的饮品、面点等外卖订单量较多的餐饮业态。
据透露,在此基础上,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再推动一批餐饮门店进一步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技术,让门店内的监控摄像头具备图像识别能力,预计在2024年底实现区内1000家“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安装智能摄像头。
在智能摄像头面前,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病虫害,都很难混入后厨。这些摄像头加装了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移动侦测、温湿度传感等功能,并配备了强大的后台系统,专门建立了老鼠等虫害的图像视频数据库。白天正常运营时,摄像头可同时监管很多问题,比如有陌生人进入后厨,食品生产加工人员未佩戴帽子、口罩、手套,或在厨房内玩手机等。如果一些餐饮单位设有冷菜间,当专间温度超过25℃时,摄像头也会感应到并发布预警信息。到了夜深人静时,厨房内的监控设备切换成“捕鼠模式”,如果出现鼠患,会抓拍并发送照片给相关负责人,几乎实现了证据采集、预警、监管介入的同步。
有了图像识别摄像头后,实时识别的问题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立即发送到监管人员的手机上,大幅度的提高监管和门店整改效率。
除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升级后“互联网+明厨亮灶”还能减少现场检查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过视频巡查、网上巡查等方式,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实时管理,使市场主体在“无感”的情况下接受多次监管。
昨天11时,消费者蒋女士打开送餐平台里的一家西式简餐店,发现商家相册一栏多了个“后厨直播”选项,点开后,能够正常的看到门店餐饮加工、外卖打包等区域的实时监控画面。